关于我们

山西双碳事业“结硕果”!13家企业被授予荣誉

  2020年9月,中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多年来,中国持续走在低碳道路上。今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力争做得更好。

  专家表示,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阶段后全经济范围、全温室气体净排放下降等一揽子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系统性构建了涵盖能源和产业转型、政策工具创新等多维度指标的行动纲领。

  自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来,山西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更是将双碳事业贯彻到底。

  在2025年9月27日,山西双碳会客厅启动仪式暨第四届山西碳谷碳索未来大会上,多位行业顶尖专家深度解读了双碳领域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多家山西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也一一呈现,充分展现出山西双碳事业的丰硕成果。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智新在线上进行了《科技推动社会发展工程引领幸福生活》报告的分享。金智新院士通过专业化、数据化进行了深刻解读。他希望能够加强矿井乏风瓦斯利用,开辟CCUS新方向,实现行业的节能降碳协同增效,形成煤电两个行业碳的闭环,为能源领域降碳提供创新路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探讨了在落实双碳大背景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通过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进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他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转型理念先行,坚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坚持加强国际和区域间合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巨大力量。

  期间,中部地区“6+N”循环经济协会联盟负责人共同启动了“中部6+N循环经济协作联盟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协同发展工程和绿色伙伴计划”。该计划旨在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

  由山西双碳能源革命研究院、软通动力集团、中国能建集团、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能科技发展山西有限公司、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山西省源网荷储碳一体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该平台是全国首家信创AI基础上的源网荷储碳一体化管理服务和碳中和全过程数据整理分析综合性平台。

  “介休市双碳管理平台”在大会上正式上线。该平台将为区域双碳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与智慧管理方案。

  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首任主席、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介绍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28年建成一个核心智库,3大创新平台,5类示范项目,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碳中和协同创新体系。

  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首任主席、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

  该联合体是由山西低碳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山西省化工学会、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安泰碳中和研究院有限公司、碳谷(山西)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山西碳谷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发起成立的平台组织。

  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新利在大会上分享了“超低能耗建筑在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的实践”及“超低能耗建筑和零碳园区团体标准发布”。

  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秘书长、欧冶云商绿碳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海峰介绍并发布了安泰集团产品环境声明(EPD),并为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江峰推介“低浓度瓦斯提质提浓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他倡导能将瓦斯作为资源进行全浓度利用,为减排赋能。

  在“双碳领域重点推广实用技术发布”环节,山西安泰恩懿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绿源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碳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汇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瑞尔曼低碳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山西喜跃发道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领君科技技术有限公司被授予山西碳谷重点推广实用技术牌匾。

  在双碳领域经典案例发布环节,山西绿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山西麦特智能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矿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双碳领域经典案例牌匾。

  作为双碳事业的践行者,本次会议也实现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山西省绿色交易中心为本次会议颁发“碳中和证书”,山西省绿色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泽龙为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安泰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赵学明先生颁发证书。

  碳索未来,是时代之必然。未来将依托山西双碳会客厅平台,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让绿色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为全国双碳事业贡献高质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